【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是怎样的】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情况。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总结
1. 直接法:以实际发生的现金收支为基础,直接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 间接法:从净利润出发,调整非现金项目和经营性应收应付的变化,最终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实务中,大多数企业采用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因为其操作相对简便,且能更好地与利润表相衔接。
二、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分类及编制要点
| 项目类别 | 编制方法 | 主要内容说明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直接法/间接法 |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直接法 | 涉及购置或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收支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直接法 | 包括吸收投资、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分配股利等现金支出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 | 反映期末与期初现金余额的差额 |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步骤(以间接法为例)
1. 确定净利润:从利润表中提取净利润数据。
2. 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资产减值损失等,需加回净利润。
3. 调整经营性应收应付变动:如应收账款增加应减去,应付账款增加应加上。
4.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调整后的净利润转化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5. 列示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按实际现金收支进行分类列报。
6. 核对并汇总:确保各部分数据准确无误,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四、注意事项
- 现金流量表应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互对应,确保数据逻辑一致。
- 非现金交易应在附注中披露,避免误导使用者。
-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编制时可能有细微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处理。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系统地编制出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现金流量表,为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