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焉是什么意思】一、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出自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湖中怎么还能遇到这样的人呢?”其中,“焉”是一个文言虚词,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怎么”、“哪里”的意思。
“焉得”是“怎么能”的意思,“更”表示“再”或“还”,“此人”指的是像作者这样有雅趣、独处赏雪的人。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惊喜与孤独交织的情感,也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焉”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词性 | 含义 | 在句中作用 | 示例 |
焉 | yān | 文言虚词 | 怎么、哪里 | 表示疑问语气 | “焉得”=“怎么能” |
得 | dé | 动词 | 能够、可以 | 连用表示“能够” | “焉得”=“怎么能” |
更 | gèng | 副词 | 再、又 | 表示递进或重复 | “更有”=“还有一位” |
此人 | cǐ rén | 代词 | 这个人 | 指代具有相同情趣的人 | “此人”=“像我这样的人” |
三、补充说明
“焉”在古文中用途广泛,常见于疑问句、反问句或感叹句中。例如:
- “不亦乐乎?”(《论语》)——“不也是快乐吗?”
- “岂非天哉?”(《史记》)——“难道不是上天的安排吗?”
在“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焉”不仅起到疑问的作用,还增强了句子的文学色彩和情感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孤寂中的共鸣。
四、结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焉”字的使用,使得整句话更具古典韵味和哲理性。通过对其词义的分析,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文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