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哪些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特种作业人员是指那些在生产过程中从事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设备设施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作业人员。由于这类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培训和管理有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特种作业人员分类及其主要工作
| 序号 | 作业类别 | 主要工作内容 |
| 1 | 电工作业 | 包括高压、低压电气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等,涉及电力系统的维护与操作。 |
| 2 |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 使用气焊、电焊、激光切割等方式进行金属材料的连接或分离,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制造行业。 |
| 3 | 高处作业 | 在距离地面2米及以上高度进行施工、维修、清洁等工作,如脚手架搭设、外墙粉刷等。 |
| 4 | 制冷与空调作业 | 操作制冷设备、中央空调系统,确保温度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
| 5 | 起重机械作业 | 操作塔吊、龙门吊、升降机等起重设备,用于物料搬运和吊装作业。 |
| 6 | 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作业 | 对压力容器、管道进行安装、操作、维护和检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
| 7 | 爆破作业 | 在矿山、建筑工程中进行爆破作业,需具备专业资质并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
| 8 | 危险化学品作业 |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理,要求作业人员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
| 9 | 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 包括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操作,如叉车、铲车等,用于物流和仓储作业。 |
| 10 | 其他特殊作业 | 如有限空间作业、粉尘防爆作业、高温作业等,根据具体行业和岗位有所不同。 |
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复审和再培训,以确保作业人员具备持续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总之,特种作业人员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力量,规范管理、强化培训是降低事故风险的关键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