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任诞五则译文】《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编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内容多为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轶事,语言简练,风格独特。其中“任诞”篇记载了若干名士放达不羁、率性而为的行为,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个性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以下是对《世说新语·任诞》五则的翻译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核心内容。
一、原文与译文对照
| 原文 | 译文 |
| 一、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 王孝伯说:“名士不一定需要有奇特的才能,只要能常常无事,痛快地喝酒,熟读《离骚》,就可以称为名士。” |
| 二、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 王子猷住在山阴,夜里下大雪,醒来后打开屋子,叫人拿酒来喝,四周一片洁白,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 |
| 三、王右军(羲之)年减十岁,时名辈共出,皆共推之。谢安谓曰:“君此出,欲何为?”答曰:“见诸名士,聊欲自试耳。” | 王羲之年龄还不到二十岁,当时名流都出来聚会,大家都推崇他。谢安问他:“你这次出来,想干什么?”他回答:“是想看看这些名士,顺便自己试试看。” |
| 四、阮籍嫂尝归宁,籍与之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 | 阮籍的嫂子回娘家,阮籍和她告别。有人批评他,他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立的吗!” |
| 五、谢万在上虞,临路,顾望祖母墓。又作《八月五日》诗,辞甚凄怆。 | 谢万在上虞,临行时回头望着祖母的墓,又写了《八月五日》诗,词句非常悲伤。 |
二、
《世说新语·任诞》五则主要展现了魏晋时期名士们的个性张扬、情感真挚以及对礼法的不屑一顾。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礼教,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表达,体现了“任诞”这一精神特质。
- 第一则强调名士不必才华横溢,只需洒脱自在,饮酒读书即可。
- 第二则描绘了王子猷在雪夜独饮、抒怀的闲适生活。
- 第三则表现了王羲之初露锋芒,自信而不卑不亢的态度。
- 第四则反映出阮籍对礼法的蔑视,彰显其狂放不羁的性格。
- 第五则则表达了谢万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悲情。
三、表格总结
| 篇目 | 内容概要 | 人物 | 行为特点 | 反映精神 |
| 一 | 名士无需奇才,只须饮酒读《离骚》 | 王孝伯 | 洒脱不羁 | 自由与超脱 |
| 二 | 雪夜独饮,吟诗抒怀 | 王子猷 | 闲适浪漫 | 闲情雅致 |
| 三 | 初露头角,自信自试 | 王羲之 | 年轻有为 | 自信与豪气 |
| 四 | 不守礼法,直言不讳 | 阮籍 | 狂放不羁 | 反叛与个性 |
| 五 | 临别思亲,情感真挚 | 谢万 | 悲怆深情 | 情感真挚 |
通过这五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士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然情感的释放以及对传统礼法的挑战,体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与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