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全文诗词】《短歌行》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曹操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相和歌·平调曲》。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此诗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一、《短歌行》原文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与分析
内容部分 | 原文 | 含义解析 |
开篇感叹人生短暂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情绪低落。 |
人生如朝露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用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强调时光易逝。 |
忧思难解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表现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
解忧之法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以饮酒排遣忧愁,体现当时士人的精神寄托。 |
对贤才的渴望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引用《诗经》表达对贤才的思念。 |
真诚待客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以鹿鸣之乐表现对宾客的热情欢迎。 |
人才难求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用明月比喻贤才,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
忧思不断 |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表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无法排解。 |
重视人才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表示愿意亲自迎接贤才,体现礼贤下士的态度。 |
回忆旧友 |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 表达对昔日友情的怀念。 |
乌鹊南飞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描绘夜晚景象,隐喻人才漂泊不定。 |
无处安身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表示人才缺乏归属感,暗示现实困境。 |
心胸宽广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表达对人才的包容与接纳。 |
借周公自勉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以周公自比,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决心。 |
三、结语
《短歌行》不仅是曹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政治理念的体现。诗中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也有对贤才的渴求,更有对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曹操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