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是什么】“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下是对“双一流”政策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双一流”?
“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该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起,自2017年起全面启动,目标是通过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和学科,使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双一流”并非简单的“985”“211”升级版,而是一个更加开放、动态、竞争性的建设机制。高校和学科需要经过严格评审,才能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
二、“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内容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建设目标 | 打造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
| 建设周期 | 通常为五年一个周期,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优胜劣汰。 |
| 建设对象 | 包括“双一流”高校(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 支持方式 | 财政拨款、科研资源倾斜、人才引进、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支持。 |
| 评价机制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建设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估。 |
三、“双一流”高校与学科的区别
| 类别 | 定义 | 举例 |
| 双一流高校 | 指被认定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
| 双一流学科 | 指被认定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科,这些学科可能隶属于不同高校。 | 北京大学的数学、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等 |
四、“双一流”与“985”“211”的关系
- “985工程”和“211工程”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家为了提升高校办学水平而设立的重点建设项目。
- “双一流”是在“985”“211”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更强调学科建设和国际竞争力。
- 部分“985”“211”高校入选了“双一流”,但也有部分高校因学科优势而被纳入“双一流”建设名单。
五、总结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关注高校的整体实力,更重视学科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持续投入与动态管理,推动中国高校在世界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 关键点 | 内容 |
| 全称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 启动时间 | 2017年 |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 |
| 建设周期 | 五年一个周期 |
| 核心目标 | 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
如需了解具体哪些高校和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官方文件或相关权威榜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