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原文注释翻译

2025-11-03 02:52:07

问题描述:

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原文注释翻译,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02:52:07

元史张养浩传张养浩字希孟原文注释翻译】一、

《元史·张养浩传》是《元史》中关于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传记,记载了他一生的生平事迹、政绩以及文学成就。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以清廉正直、关心民生著称。

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改革,主张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深受百姓爱戴。尤其在担任陕西行台中丞时,因赈灾有功,被后世称为“贤相”。他的文章和诗歌也颇具影响力,尤其是《山坡羊·潼关怀古》,成为千古名篇。

本文将对《元史·张养浩传》的原文进行简要注释,并提供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与历史价值。

二、原文、注释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注释 翻译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济南。 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
幼孤,力学,善属文。 孤:年幼丧父;力学:努力学习;属文:写文章。 他年幼丧父,勤奋学习,擅长写作文章。
及长,以辞章知名。 及长:等到长大;辞章:文辞文章。 长大后,因为文辞出众而闻名。
荐为国子祭酒,不就。 荐:推荐;国子祭酒:国子监的最高官员;不就:没有接受。 朝廷推荐他担任国子祭酒,但他没有接受。
后历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 历官:多次任职;礼部尚书:六部之一的礼部最高官职;参知政事:副宰相。 后来多次任职,最终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
在官清慎,不取民财。 清慎:清廉谨慎;不取民财:不贪图百姓的钱财。 他在任上清廉谨慎,不贪图百姓的钱财。
陕西饥,诏赈之。 陕西饥:陕西发生饥荒;诏赈之:皇帝下诏赈济。 陕西发生饥荒,皇帝下诏赈济灾民。
养浩亲往,抚循劳来,民赖以安。 抚循:安抚;劳来:慰问;赖以安:依靠他得以安定。 张养浩亲自前往灾区,安抚百姓,慰问灾民,百姓因此得以安定。
未几,卒于官。 未几:不久;卒于官:死在任上。 不久,他在任上去世。
时人哀之,谥曰文忠。 时人:当时的人;哀之:为他哀悼;谥曰文忠:死后追封谥号为“文忠”。 当时的人都为他哀悼,追封谥号为“文忠”。

三、总结

张养浩作为元代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家,不仅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更以其清廉为民的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更是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传记的阅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及其在元代社会中的影响。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与精神激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