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的意思】“天高地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天地广大,也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这个成语不仅具有自然景象的描写意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天高地厚 |
| 拼音 | tiān gāo dì hòu |
| 出处 | 《诗经·小雅·正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后世引申为“天高地厚”。 |
| 含义 | 原指天地广大无边,后引申为人的德行高尚、志向远大。 |
二、成语用法
| 用法 | 示例 |
| 形容人品德高尚 | 他为人正直,胸怀宽广,真可谓“天高地厚”。 |
| 表达对他人敬佩之情 | 对他的成就与人格,我由衷感到“天高地厚”。 |
| 描述自然景象 | 面对壮丽的山河,不禁感叹“天高地厚”的壮观。 |
三、文化内涵
“天高地厚”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性的追求。在古代,人们认为“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道德标准,“地”则代表现实世界的根基和承载。因此,“天高地厚”也常被用来强调一个人应当具备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天高地厚”更多地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重与赞美。例如:
- 在表彰优秀人物时,常用“天高地厚”来形容其品格与贡献。
- 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借“天高地厚”来渲染情感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总结
“天高地厚”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道德修养的寓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世界时要心怀敬畏,在做人做事时要追求高尚与远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成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