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词语解释】“天高地厚”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的广阔和高远,也引申为事物的复杂、深远或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
一、词语解释总结
| 词语 | 天高地厚 |
| 拼音 | tiān gāo dì hòu |
| 含义 | 原指天地广大无边,后引申为事物的深奥、复杂,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 |
| 出处 | 《诗经·小雅·正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未直接出现“天高地厚”,但其意境相近。后来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自然或人格的赞美。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较少用于口语。 |
| 近义词 | 高山仰止、博大精深、深不可测 |
| 反义词 | 浅显易懂、微不足道、肤浅无知 |
| 例句 | 他为人正直,胸怀宽广,真是天高地厚之人。 |
二、词语的文化内涵
“天高地厚”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成语,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古人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本,天地之间的关系象征着宇宙秩序与人类道德的统一。因此,“天高地厚”也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志向远大,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天高地厚”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或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例如,诗人李白就曾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来抒发自己对天地辽阔的感慨。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天高地厚”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德行、智慧或成就。例如:
- 评价人物:他做事稳重,有担当,可谓“天高地厚”。
- 描述事物:这项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真是“天高地厚”。
虽然这个成语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创作中,它依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天高地厚”作为汉语中的经典成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了对人性的赞美。通过对其含义、出处、用法及文化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的深层意义,并在适当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