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舌和翘舌的字要怎么分辨】在汉语普通话中,声母“zh、ch、sh、r”与“z、c、s”是常见的发音区分点。很多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常常混淆这两组声母的发音方式,尤其是“卷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下面将从发音方法、常见字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辨别。
一、发音方法的区别
1. 卷舌音(zh、ch、sh、r)
- 发音时,舌尖要卷起并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即口腔上部靠近牙齿后方的位置)。
- 这种发音方式称为“卷舌音”,因为舌头需要卷起来才能发出这些音。
- 常见的声母有:zh、ch、sh、r。
2. 翘舌音(z、c、s)
- 发音时,舌尖平伸,轻触上门齿背或接近其位置,不卷舌。
- 这种发音方式称为“平舌音”,因为舌头是平直的,没有卷起的动作。
- 常见的声母有:z、c、s。
二、常见字例对比
卷舌音(zh、ch、sh、r) | 平舌音(z、c、s) |
中(zhōng) | 字(zì) |
车(chē) | 子(zǐ) |
石(shí) | 四(sì) |
日(rì) | 事(shì) |
战(zhàn) | 战(zhàn) |
真(zhēn) | 真(zhēn) |
食(shí) | 实(shí) |
热(rè) | 热(rè) |
> 注:部分字如“石”、“食”等虽然在拼音中写法不同,但实际发音可能因方言影响而产生混淆。
三、记忆技巧
- 口诀记忆法:
“zh、ch、sh、r,舌尖卷起往上提;
z、c、s,舌尖平放不卷起。”
- 动作辅助法:
发“zh”音时,想象自己把舌头卷起来,轻轻贴在上颚;
发“z”音时,舌头自然平放,不要卷起。
- 听辨练习:
多听标准普通话发音,注意区分卷舌与平舌的细微差别,尤其在语流中更容易识别。
四、常见误区
1. “日”和“十”容易混淆
- “日”是rì(r),而“十”是shí(sh),注意舌尖位置不同。
2. “师”和“诗”易混淆
- “师”是shī(sh),而“诗”是shī(sh),发音相同,但书写不同。
3. 方言影响大
- 在一些方言区(如广东话、上海话等),卷舌与平舌的区分不明显,需加强训练。
五、总结
项目 | 卷舌音(zh、ch、sh、r) | 平舌音(z、c、s) |
发音部位 | 舌尖卷起,抵或接近硬腭前部 | 舌尖平放,接近上门齿背 |
发音特点 | 音响较重,声音较浑厚 | 音响较轻,声音较清脆 |
常见字例 | 中、车、石、日、战、真、食、热 | 字、子、四、事、真、实、热 |
易混淆字 | 石 vs 四、日 vs 十、食 vs 实 | 无明显混淆字 |
通过以上分析和对比,相信大家对“卷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多加练习,结合听辨与模仿,可以有效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