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什么意思】一、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认知与对微小生命的关怀之间的对比与统一。
“已识乾坤大”意味着诗人已经认识到世界之广大、人生之辽阔,有志于胸怀天下、关注国家大事;“犹怜草木深”则表现出他对自然万物、细微之处仍怀有深厚的情感和同情心,尤其是对普通百姓、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整句诗体现了诗人既具家国情怀,又不失仁爱之心的精神境界,也反映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平衡的思考。
二、表格解析
| 词语 | 含义 | 作者/出处 | 表达情感/思想 |
| 已识 | 已经认识到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表示诗人对世界、人生的深刻理解 |
| 乾坤大 | 天地广大、世界辽阔 | —— | 表现诗人胸怀天下、志向远大 |
| 犹怜 | 仍然怜惜 | —— | 表现出诗人对微小事物的关爱 |
| 草木深 | 草木繁茂、生命繁盛 | —— | 比喻普通生命或弱小者,象征仁爱之心 |
三、延伸理解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龚自珍个人的思想境界,也反映出当时文人阶层在面对社会变革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参与国家治理,实现理想;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忘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体现出一种“士”的责任感与人文精神。
在现代语境中,“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也可以被解读为:即使我们了解了世界的宏大与复杂,也不要忽视身边每一个微小而真实的存在,保持一颗温柔的心。
四、结语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宏图大志的同时,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生命的尊重。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