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势。
一、
生物膜法是一种依靠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利用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同时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生物膜法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以及一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中。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生物膜”的形成与维持,而生物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池等。这些工艺形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水质条件和处理目标。
二、表格对比:常见生物膜法类型及特点
| 类型 | 工作原理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生物滤池 | 污水流经填料层,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 | 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 | 填料易堵塞,需定期清洗 | 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
| 生物转盘 | 转盘浸入污水中,微生物附着于盘面 | 运行稳定,适合间歇性进水 | 需要电力驱动,维护成本较高 |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 接触氧化池 | 曝气条件下,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 | 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强 | 填料成本较高,需定期更换 |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
| 生物流化床 | 微生物悬浮在流动的介质中形成生物膜 | 污染物降解速度快,处理效率高 | 技术复杂,运行管理要求高 |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
三、总结
生物膜法是一种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方式,尤其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合理选择工艺形式和优化运行参数,可以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膜法在实际应用中正逐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