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什么是生物利用率

2025-11-02 15:17:45

问题描述:

什么是生物利用率,真的急需帮助,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15:17:45

什么是生物利用率】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是指某种物质(如营养素、药物或化学物质)在进入人体后,能够被身体吸收并发挥作用的比例。简单来说,它衡量的是摄入的物质中有多少真正被身体利用,而不是被排出体外或未被吸收。

生物利用率是营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率,这取决于其化学结构、摄入方式、个体差异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总结

生物利用率指的是物质在体内被吸收并用于生理功能的程度。高生物利用率意味着更多的物质可以被身体有效利用,而低生物利用率则可能意味着需要增加摄入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表格:常见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对比

物质名称 生物利用率(%) 说明
铁(来自红肉) 约20-30% 动物性铁比植物性铁更容易吸收
铁(来自植物) 约1-5% 植物性铁吸收率较低,受植酸影响
维生素C 约70-90% 口服吸收良好,但过量时会随尿液排出
维生素D 约60-80% 通过阳光合成或食物摄取,吸收率较高
胶原蛋白 约30-40% 口服胶原蛋白部分被消化分解,吸收有限
葡萄籽提取物 约10-15% 多酚类物质易被代谢,生物利用率较低
奎宁(药物) 约100% 口服后几乎完全被吸收
阿司匹林 约50-70% 在胃中部分被分解,吸收率受pH值影响

三、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1. 摄入方式:口服、注射、吸入等不同方式会影响吸收效率。

2. 物质形式:溶解度、颗粒大小、分子结构等都会影响吸收。

3. 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等对营养素的吸收有重要影响。

4. 协同物质:某些物质可以促进或抑制其他物质的吸收,例如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5. 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等均可能影响生物利用率。

四、应用与意义

- 营养补充:了解生物利用率有助于选择更有效的营养补充剂。

- 药物开发: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是制药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 食品安全:评估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膳食指南。

- 毒理研究:了解有害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有助于评估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总之,生物利用率是一个衡量物质能否被人体有效利用的关键指标,对于健康管理、医学研究和食品工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