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意思中的及的意思什么】“过犹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分了,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能走极端。
在“过犹不及”中,“及”字是关键之一,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个成语的内涵。
一、
“过犹不及”中的“及”,本义是“达到、达到的程度”。在成语中,“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因此,“过犹不及”可以理解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过),和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不及)一样,都不合适。
换句话说,“及”在这里是衡量事物是否适度的标准。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过),或者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及),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本义 | 在“过犹不及”中的意思 | 含义解释 | 示例 |
及 | jí | 达到、赶上 |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 引申为“达到合适的程度” | “过犹不及”意为“过于和不足同样不好” |
三、拓展说明
“过犹不及”不仅用于描述行为或做法,也常用于形容情感、态度、决策等。比如:
- 过犹不及:一个人对某事过于执着,与完全忽视它一样,都不利于发展。
- 教育孩子:过度溺爱与过度严厉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由此可见,“及”在这里起到一个衡量标准的作用,是判断“过”与“不及”的依据。
四、结语
“过犹不及”是中华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体现,强调适度原则。“及”作为其中的关键字,体现了对“度”的重视。理解“及”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深层意义,并在生活中做到恰到好处,避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