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先出法怎么核算】在会计和存货管理中,先进先出法(FIFO,First In, First Out)是一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该方法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被售出或使用,因此在计算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时,优先采用较早购入的成本。
一、先进先出法的基本原理
先进先出法的核心在于“先入先出”,即按照采购时间顺序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种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流动情况,尤其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能避免因价格波动导致的利润虚增。
二、适用场景
- 企业库存商品种类较少,且购入时间与销售时间有明显顺序。
- 企业希望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利润波动。
- 在税务或财务报告中,希望保持较高的净利润水平。
三、先进先出法的核算步骤
1. 记录每次购入的存货数量及单位成本;
2. 根据销售或领用的顺序,按购入时间依次结转成本;
3. 计算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
四、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某月内发生以下存货交易:
| 日期 | 业务类型 | 数量 | 单位成本(元) | 总成本(元) |
| 5日 | 购入 | 100 | 10 | 1,000 |
| 10日 | 购入 | 150 | 12 | 1,800 |
| 15日 | 销售 | 120 | - | - |
| 20日 | 购入 | 200 | 14 | 2,800 |
| 25日 | 销售 | 180 | - | - |
核算过程如下:
1. 15日销售120件:
- 先从最早购入的100件(成本10元/件)中发出100件,剩余20件来自10日购入的12元/件。
- 销售成本 = 100×10 + 20×12 = 1,000 + 240 = 1,240元
2. 25日销售180件:
- 剩余130件来自10日购入(150-20=130),再从20日购入的200件中发出50件。
- 销售成本 = 130×12 + 50×14 = 1,560 + 700 = 2,260元
3. 期末存货:
- 20日购入的200件中已发出50件,剩余150件。
- 存货价值 = 150×14 = 2,100元
五、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
| 优点 | 缺点 |
| 更符合实际物流情况,数据更真实 | 在物价下跌时会导致高估利润 |
| 利润计算更稳定 | 管理复杂度较高,需要详细记录每批进货信息 |
| 有利于企业税收筹划 | 不适合多批次、多品种的存货管理 |
六、总结
先进先出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日常运营。通过合理运用该方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成本,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式,并确保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