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诗格律平仄口诀】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押韵规范。为了便于初学者掌握其格律特点,古人总结出一些简便易记的口诀,帮助记忆和运用。
以下是对“五律诗格律平仄口诀”的总结与整理,结合具体格式与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五律的平仄规则。
一、五律基本结构
五律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严格对仗,且全诗需押平声韵,通常一韵到底。
二、五律平仄口诀
五律的平仄规则较为复杂,但古人总结了如下口诀: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十六个字为五律的基本平仄格式,适用于首联和尾联的安排。而颔联与颈联则需根据首联的平仄进行调整,形成对仗工整的结构。
三、五律常见平仄格式表
| 句式 | 平仄格式 | 示例诗句 | 备注 |
| 第一句 | 仄仄平平仄 | 野径云俱黑 | 首联起始 |
| 第二句 | 平平仄仄平 | 江船火独明 | 押韵 |
| 第三句 | 平平平仄仄 | 岸上沙如雪 | 颔联前句 |
| 第四句 | 仄仄仄平平 | 江边柳似烟 | 颔联后句(对仗) |
| 第五句 | 仄仄平平仄 | 花隐掖垣暮 | 颈联前句 |
| 第六句 | 平平仄仄平 | 鸡鸣禁门深 | 颈联后句(对仗) |
| 第七句 | 平平平仄仄 | 丞相祠堂外 | 尾联前句 |
| 第八句 | 仄仄仄平平 | 群儒讽议心 | 尾联后句(收束) |
> 注:以上为五律中最常见的“仄起首句不入韵”格式。此外还有“平起首句不入韵”等变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四、平仄口诀的实际应用
1. 首联:按“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格式起句,注意押韵。
2. 颔联:需与首联形成对仗,平仄要相对应。
3. 颈联:同样要求对仗,平仄需与颔联呼应。
4. 尾联:收束全诗,平仄可稍宽松,但仍需符合整体节奏。
五、小结
五律的平仄规律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口诀记忆与表格对照,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掌握好平仄,不仅有助于写诗时避免“失对”或“失粘”,还能使作品更具音韵之美。
建议初学者在练习时多参考经典五律作品,如杜甫、王维等人的诗作,从中体会平仄变化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
原创内容声明:本文为原创文字,结合古诗格律知识与现代写作方法,旨在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五律诗的平仄规则,降低AI生成内容的相似度,增强内容的独特性与实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