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氰化钾化学式】铁氰化钾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一些医疗领域。它的化学式是K₃[Fe(CN)₆],也常被称为普鲁士蓝或赤血盐。该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呈深红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于检测亚铁离子(Fe²⁺)的存在。
以下是对铁氰化钾化学式的简要总结:
一、基本介绍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铁氰化钾 |
| 英文名称 | Potassium Ferricyanide |
| 化学式 | K₃[Fe(CN)₆] |
| 分子量 | 约329.24 g/mol |
| 外观 | 深红色晶体或粉末 |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
| 应用领域 | 化学分析、电镀、摄影、医学检测等 |
二、结构与性质
铁氰化钾的结构是由一个中心的铁原子(Fe³⁺)与六个氰基(CN⁻)配位形成的络合物,再与三个钾离子结合。其分子式中的“Fe”代表铁元素,“CN”为氰基,“K”为钾元素。
- 氧化性:铁氰化钾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将亚铁离子(Fe²⁺)氧化为三价铁(Fe³⁺)。
- 显色反应:在含有Fe²⁺的溶液中加入铁氰化钾,会生成蓝色沉淀——普鲁士蓝(Fe₄[Fe(CN)₆]₃),这一反应常用于检测Fe²⁺的存在。
- 稳定性:在空气中相对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分解。
三、常见用途
| 用途 | 说明 |
| 化学分析 | 用于检测Fe²⁺和Fe³⁺的含量 |
| 电镀行业 | 作为镀液成分之一 |
| 摄影业 | 在传统胶片显影过程中使用 |
| 医学检测 | 用于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测定 |
四、安全注意事项
- 铁氰化钾属于有毒物质,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引起中毒。
- 实验操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粉尘。
- 存放于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和强酸强碱。
总结
铁氰化钾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不仅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工业和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其化学式、结构及性质,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其应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安全防护,确保使用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