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怜是什么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诗如下: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其中,“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怜”字是本句的关键,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把握整首诗的情感与意境。
一、
“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怜”字,意思是“爱惜”或“惋惜”。诗人用“怜”表达对园中苍苔的珍惜之情,暗示自己因怕踩坏青苔而不敢用力踩踏木屐,从而表现出一种细腻、含蓄的情感。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访友未果的情景,也透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珍视和对主人的尊重,体现出一种文人雅士的修养与情感。
二、关键词解析表
| 词语 | 含义解释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 应 | 表示推测、应该 | 表达诗人的一种心理推测 |
| 怜 | 爱惜、惋惜 | 表达对苍苔的珍惜之情 |
| 屐齿 | 木屐的齿,指鞋底 | 指诗人穿木屐行走 |
| 印苍苔 | 踩在青苔上留下的痕迹 | 表现诗人小心谨慎的态度 |
三、拓展理解
“应怜屐齿印苍苔”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怕踩坏青苔”,更深层次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保护意识。这种情感在古诗词中非常常见,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热爱。
此外,该句也与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形成对比,前句写“未见园景”,后句则通过“红杏出墙”展现园中春意盎然,情感由内敛转向外放,结构上极具张力。
四、结语
“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怜”字,虽简短却意味深长,是整首诗情感的核心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致与谦逊,也为后文的“红杏出墙”埋下伏笔,使整首诗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