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章】公章是单位或组织在日常管理和对外事务中,用于证明其身份、签署文件、行使权力的重要法律凭证。它具有法律效力,通常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使用,以确认文件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什么是公章”,以下从定义、作用、种类、使用规范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定义
公章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单位依法设立的、用于代表单位对外行使职权和承担法律责任的专用印章。它是单位身份的象征,也是法律行为的重要标志。
二、作用
| 作用类别 | 具体内容 |
| 法律效力 | 公章加盖后,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证据使用 |
| 身份标识 | 代表单位身份,表明文件来源 |
| 权限象征 | 表明单位有权签署或批准相关文件 |
| 管理工具 | 用于内部管理、合同签订、财务往来等 |
三、种类
| 类别 | 说明 |
| 公章(公章) | 单位对外正式使用的印章,具有法律效力 |
| 财务章 | 用于财务相关文件,如支票、发票等 |
| 合同章 | 专门用于合同签署,一般为非法定印章 |
| 发票章 | 用于开具发票时盖章,由税务部门统一管理 |
| 业务章 | 用于特定业务流程中的盖章,如项目审批等 |
四、使用规范
| 规范内容 | 说明 |
| 专人保管 | 由单位指定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
| 严格审批 | 使用前需经过负责人审批,不得擅自使用 |
| 登记备案 | 使用情况应有登记记录,便于追溯 |
| 严禁私用 | 不得用于个人事务或非法用途 |
| 定期检查 | 定期检查公章使用情况,防止丢失或被盗 |
五、注意事项
- 公章不得随意借出或转交他人使用;
- 损坏或遗失公章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备案并申请补办;
- 伪造、变造、冒用公章属于违法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总结
公章是单位合法运营的重要工具,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规范。正确使用和管理公章,有助于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涉及公章使用时都应谨慎对待,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