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文

2025-10-31 03:55:01

问题描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文,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03:55:0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故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虽然这句话并非直接出自《周易》,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想在古代典籍中早有体现。

该成语的意思是: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也常常因为志趣、性格或立场相近而结成群体。它强调了人的选择和归属感,也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自然规律。

一、原文出处及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出处 《周易·系辞上》(虽未直接出现,但思想源自此)
含义 同类事物常聚集在一起,人也会因相似性而形成群体
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社会现象或组织结构
延伸意义 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倡择善而交

二、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初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比喻,后来逐渐被引申到人类社会中,成为一种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观察。古人认为,人应选择品德高尚、志同道合的朋友,避免与品行不端的人为伍,这与儒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思想相呼应。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职场、学校还是社交圈,人们往往倾向于与自己兴趣、价值观相近的人交往。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于团队合作、企业组织和网络社群中。

三、相关名言与对比

名言 出处 对比说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与“物以类聚”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卦》 表达同类相吸引的道理,与“人以群分”相呼应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三国演义》 强调个体选择的重要性,与“人以群分”有相通之处

四、总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交模式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选择朋友、同事乃至合作伙伴时,应注重彼此的匹配度与契合度。同时,也鼓励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主动寻找能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群体。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优化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发展质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