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什么】《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古代文献整理的巅峰之作。它由清朝乾隆年间组织编纂,历时近十年完成。这部书不仅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还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四库全书》的基本信息,以下内容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说明。
一、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因此得名“四库”。全书共收录了3400多种古籍,总计约7.9万卷,约3.6亿字,堪称中国古代文献的百科全书。
编纂工作由纪晓岚等人主持,目的是系统整理和保存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虽然《四库全书》在保存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政治干预和删改现象,尤其是对一些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思想资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理。
《四库全书》原稿曾藏于北京皇宫,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分散各地,现存版本多为复刻或影印本。
二、表格:四库全书简要介绍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四库全书 |
| 编纂时间 | 清朝乾隆年间(1773年—1782年) |
| 编纂者 | 纪晓岚等学者,乾隆帝亲自主持 |
| 分类 | 经、史、子、集四部分 |
| 收录书籍数量 | 约3400种 |
| 总卷数 | 约7.9万卷 |
| 字数 | 约3.6亿字 |
| 目的 | 整理、保存中华传统文化典籍 |
| 存放地点 | 原藏于北京皇宫,现分散于多个图书馆 |
| 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大意义,但也存在删改现象 |
三、结语
《四库全书》不仅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尽管其编纂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治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各种复刻和电子版本,依然可以接触到这部伟大的文化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