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什么意思】“歇斯底里”是一个常见的中文词汇,常用于描述人情绪极度激动、失控的状态。它源自英文“hysteria”,最初在医学上用来指一种心理或神经性疾病,后来逐渐演变为日常用语,用来形容人因情绪波动而表现出的异常行为。
一、
“歇斯底里”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情绪高度激动、焦虑、愤怒或恐惧时,表现出不理智、夸张甚至失控的行为。这种状态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情绪压抑、心理问题或外界刺激引发的。在日常生活中,“歇斯底里”多带有贬义,表示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或行为失当。
需要注意的是,“歇斯底里”并非正式的心理学术语,更多是口语化表达。在正式场合中,更倾向于使用如“情绪失控”、“焦虑发作”等专业词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歇斯底里 |
英文来源 | Hysteria(源自希腊语“hystera”,意为子宫) |
原意 | 旧时医学中的一种心理或神经系统疾病 |
现代含义 | 形容情绪极度激动、失控、行为夸张或不理智 |
使用场景 | 日常口语、文学、影视作品中常见 |
情感色彩 | 多为贬义,表示情绪不稳定或行为失当 |
同义词 | 情绪失控、大闹、发疯、激动过度 |
反义词 | 冷静、镇定、理性、克制 |
是否专业术语 | 非专业术语,属日常用语 |
心理学背景 | 曾被误认为与女性生理有关,现已被淘汰 |
三、小结
“歇斯底里”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实用,能够形象地表达出某人情绪的极端状态。然而,在正式写作或专业场合中,建议使用更准确的表达方式,以避免误解或显得不够严谨。了解这个词的来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