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歌燕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一、
“慷慨歌燕市”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句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慷慨歌燕市”并非该诗中的原文,而是后人对龚自珍诗歌风格的一种概括。实际上,“慷慨歌燕市”最早见于《史记·刺客列传》,描写的是荆轲在燕国(今河北、北京一带)饮酒高歌、壮怀激烈的场景,象征着一种悲壮、豪迈的精神。
后来,这一意象被文人广泛引用,用以形容志士仁人胸怀大志、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在文学作品中,“慷慨歌燕市”常与“易水寒”并用,形成一种悲壮的意境,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荆轲在燕地饮酒高歌的情景。 |
原意 | 荆轲在燕国(今北京、河北一带)饮酒高歌,表现出一种豪迈、悲壮的情绪。 |
引申义 | 后用来形容有志之士胸怀大志、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 |
文学引用 | 常用于诗词中,如龚自珍《己亥杂诗》等,借以抒发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
常见搭配 | “慷慨歌燕市,易水寒”常一起出现,形成悲壮的意境。 |
文化意义 |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精神,强调忠诚、勇敢与担当。 |
三、结语
“慷慨歌燕市”虽非某一首诗的标题,但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中“士”精神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激励着人们追求理想、不惧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