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翕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11-16 20:56:12

问题描述:

翕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20:56:12

翕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翕然”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语,常用于描述一种状态或现象。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多与“和合”、“一致”、“迅速”等意义相关。以下是对“翕然”在文言文中常见含义的总结。

一、

“翕然”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左传》等先秦典籍,后广泛应用于汉魏六朝至唐宋时期的文献中。其基本含义为:

1. 形容声音、气息等融合一致的状态,如“声翕然”,意指声音和谐。

2. 表示事物迅速而自然地发生变化,如“翕然变”,意指变化迅速且自然。

3. 用于描述人们态度一致、行为统一,如“翕然从之”,意指众人一致跟随。

此外,“翕然”也可作副词使用,表示“迅速地、自然而然地”。

二、表格:翕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及例句

含义 释义 例句 出处
1. 和谐一致 声音、气息等融合在一起 “琴瑟和鸣,翕然同声。” 《文选·陆机》
2. 迅速自然 表示事物迅速发生 “风行草偃,翕然归之。” 《论语·子路》
3. 众人一致 众人态度统一,行动一致 “百姓翕然从之。” 《史记·陈涉世家》
4. 形容状态 描述一种平静、安详的状态 “心气翕然,神思不扰。” 《世说新语》
5. 副词用法 表示迅速、自然地 “翕然归于正道。” 《资治通鉴》

三、结语

“翕然”作为文言文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语言的精妙运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中对和谐、统一、自然等价值的重视。在现代阅读古文时,理解“翕然”的多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翕然”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汉语和文学的重要词汇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