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下一句歇后语】“水滴石穿”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它出自《汉书·枚乘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水不断下滴,时间久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也能成功。
那么,“水滴石穿”的下一句歇后语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成语本身并不直接对应一个标准的歇后语,但根据常见的民间说法和语言习惯,人们常将“水滴石穿”与“绳锯木断”连用,形成一种对仗结构,表达相似的寓意。
一、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水滴石穿 |
| 出处 | 《汉书·枚乘传》 |
| 含义 | 比喻坚持不懈的力量 |
| 常见搭配 | 绳锯木断 |
| 歇后语 | 无固定标准答案,常见搭配为“绳锯木断” |
二、详细说明
虽然“水滴石穿”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歇后语,但在日常使用中,常常会与“绳锯木断”一起出现,形成一种对仗式的表达方式。这种搭配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更加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
1. 出处与含义
“水滴石穿”最早见于《汉书·枚乘传》,原文是:“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大,其势不能不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根细线可以承受千钧重物,如果从高处悬挂,从深渊垂下,即使再重,也会慢慢下坠。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则进一步强调了微小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作用,也能产生巨大的效果。
2. 常见搭配与延伸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水滴石穿”往往与“绳锯木断”并列使用,两者都表达了“坚持不懈”的道理。例如:
-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比喻只要有恒心,哪怕是微小的力量,也能达到目标。
-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强调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努力。
3. 歇后语的使用场景
虽然没有固定的“水滴石穿”歇后语,但它的延伸用法在口语和写作中非常普遍。比如:
- “做事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 “别看现在不起眼,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有水滴石穿的一天。”
这些表达都体现了“水滴石穿”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运用。
三、结语
“水滴石穿”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精神的赞美。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虽然它没有一个明确的下一句歇后语,但与“绳锯木断”的搭配使用,使得这一成语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具教育意义。
如果你正在寻找“水滴石穿”的下一句歇后语,那么“绳锯木断”可能是最贴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