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目瞪口呆】“目瞪口呆”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在遇到令人惊讶、震惊或难以置信的事情时,因情绪激动而表现出的呆滞、无言以对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意外结果或超乎想象的事情时的反应。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目瞪 | 眼睛睁大,表示惊讶或震惊 |
| 口呆 | 嘴巴张开,表示说不出话来 |
整体意思为:因惊讶或震惊而眼睛睁大、嘴巴张开,无法言语。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见其面,未尝不骇然失色,目瞪口呆。”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形容人因意外事件而震惊 |
| 搭配 | “他看到那个结果后,目瞪口呆。”、“她听到消息后,目瞪口呆。”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惊叹不已、瞠目结舌、惊愕不已 |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冷静应对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突发事件 | 他看到车子撞上护栏,立刻目瞪口呆。 |
| 意外惊喜 | 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目瞪口呆。 |
| 惊人事实 | 当他说出真相时,大家全都目瞪口呆。 |
五、常见误区
| 误区 | 正确理解 |
| 认为“目瞪口呆”只是形容“惊讶”,忽略了“无言”的状态 | 其实强调的是“惊讶+无法表达” |
| 误用为“很生气”或“很愤怒” | 实际上,“目瞪口呆”是因震惊而非愤怒 |
| 使用过于频繁,失去表现力 | 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使用 |
六、总结
“目瞪口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遭遇强烈冲击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它不仅传达了惊讶的情绪,还体现了语言表达上的无力感。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小贴士:
在使用“目瞪口呆”时,建议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过度泛化。同时,注意语气和语境,确保表达自然、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