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怎么驾崩的】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较长、影响深远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晚年因宠信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最终被迫退位。关于他如何驾崩,历史上有明确记载,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历史背景简述
唐玄宗在位共44年(712年—756年),前期励精图治,国家强盛;后期沉迷享乐,政治腐败,最终引发安史之乱。756年,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仓皇西逃,在马嵬驿被部下逼迫赐死杨贵妃后,于次年(757年)被太子李亨拥立为太上皇,从此退出权力中心。
二、唐玄宗驾崩原因总结
项目 | 内容 |
驾崩时间 | 762年4月5日(宝应元年) |
驾崩地点 | 长安(今陕西西安) |
驾崩年龄 | 78岁 |
驾崩原因 | 病逝(长期病痛及心理打击) |
主要病因 | 心理压力大、身体衰弱、长期抑郁情绪 |
历史评价 | 一代明君晚年失政,最终在忧郁中去世 |
三、驾崩过程简述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虽名义上仍为太上皇,但实际上已失去实权。他被软禁在太极宫,生活条件逐渐恶化,精神状态也日益低落。762年,唐玄宗因病去世,终年78岁。其子唐代宗李豫继位后,追谥其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四、相关历史事件关联
- 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玄宗退位,成为其人生转折点。
- 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赐死,标志着唐玄宗权力的彻底丧失。
- 晚年生活:长期处于被监视状态,身心俱疲。
五、总结
唐玄宗作为唐朝鼎盛时期的皇帝,晚年因政治失误和情感打击,最终在忧郁与病痛中离世。他的驾崩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结,也象征着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虽然他留下了许多历史功绩,但其晚年选择和结局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玄宗的历史评价或安史之乱的影响,可继续查阅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