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完璧归赵的原文和注释

2025-07-23 01:39:28

问题描述:

完璧归赵的原文和注释,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01:39:28

完璧归赵的原文和注释】“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奉命携带和氏璧前往秦国,面对秦王的欺诈行为,他机智勇敢地维护了国家尊严,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故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以下是对“完璧归赵”原文及其注释的总结与整理。

一、原文节选

>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赵王鼓瑟。’……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二、

该段文字主要讲述了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面对秦王的轻慢与挑衅,凭借智慧与勇气,不仅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还迫使秦王在礼仪上做出让步。通过“完璧归赵”的故事,体现了蔺相如的忠勇与机智,也展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博弈。

三、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次外交交锋
主要人物 蔺相如、秦王、赵王
故事核心 蔺相如智斗秦王,保全和氏璧并维护赵国尊严
成语含义 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
历史意义 展现了古代外交中的智慧与勇气,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文学价值 语言生动,情节跌宕,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完璧归赵”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事件,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智慧、忠诚与外交策略的重要象征。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权时,唯有坚定立场、灵活应对,才能赢得尊重与胜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