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正义出自】《五经正义》是唐代官方对儒家五部经典进行统一注释的重要文献,其内容源于历代儒学大师的注疏与诠释。它不仅是唐代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也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五经正义》是唐代由朝廷组织编纂的一套权威性儒家经典注释书,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当时纷杂的经学解释,确立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这部著作由孔颖达等人主持编撰,涵盖了《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每部经典都有详细的注解和疏证。
《五经正义》虽名为“正义”,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原创,而是综合了汉代以来各家学者的注释成果,并加以整理、删减和补充。它在唐代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对后世的经学研究和教育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五经正义》 |
| 朝代 | 唐代(公元7世纪) |
| 编撰者 | 孔颖达等学者(受唐太宗敕令编撰) |
| 成书时间 | 公元640年左右 |
| 内容组成 | 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 |
| 性质 | 官方统一注释本,非原创性著作 |
| 来源 | 综合汉代以来诸家注疏,如郑玄、王肃等 |
| 作用 | 科举考试标准教材;确立儒家正统思想 |
| 影响 | 对后世经学发展、教育制度有深远影响 |
| 特点 | 注释严谨、结构清晰、注重义理与训诂结合 |
三、结语
《五经正义》作为唐代经学的集大成之作,不仅体现了当时官方对儒家经典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其内容并非完全原创,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思想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