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什么意思并造句】“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况没有反应,既不关心也不感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他人痛苦、困难或突发事件时表现出的冷漠态度。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无动于衷 |
| 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 释义 | 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或冷淡对待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郑亡郑,而君以我为有德,是无动于衷也。” |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 反义词 | 感动不已、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
二、用法与例句
“无动于衷”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常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
| 例句 | 解析 |
| 他看到路边摔倒的老人,却无动于衷地走开了。 | 表示他对别人的困境毫无同情心。 |
| 面对同事的求助,她始终无动于衷,让人感到失望。 | 描述她对他人需要的冷漠态度。 |
| 老师多次提醒,他却始终无动于衷,成绩一直不好。 | 表示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
| 看到新闻中受灾群众的惨状,他竟然无动于衷。 | 强调他对他人苦难的冷漠。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无动于衷”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用于批评或指责他人的冷漠。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常见于书面表达。
-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语义不清或误解。
四、总结
“无动于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缺乏情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冷漠的态度,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