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

2025-11-11 12:06:44

问题描述: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12:06:44

退避三舍出自哪个历史故事】“退避三舍”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主动让步、避免冲突的行为。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精彩的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记载的“城濮之战”。当时晋文公为履行对楚国的承诺,在与楚军交战时主动后退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以示守信和礼让。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晋文公的诚信,也最终帮助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取得胜利。

此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比喻为了大局或道义而暂时让步的行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退避三舍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晋文公与楚国之间的城濮之战
典故内容 晋文公为守信,主动后退三舍(九十里)
含义 表示为守信或避让而主动退让
故事意义 展现了晋文公的诚信与智慧,也为晋国赢得战争奠定基础
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的让步行为

三、结语

“退避三舍”不仅是古代军事策略的体现,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象征。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冲突时,有时退让并不是软弱,而是智慧与胸怀的体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以德服人”的思想精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