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怎样测定的】水的离子积常数(Kw)是描述水在一定温度下自偶电离程度的重要物理量。它表示水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浓度乘积的常数,其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测定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水的酸碱性质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一、测定原理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发生自偶电离:
$$
2H_2O \rightleftharpoons H_3O^+ + OH^-
$$
在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的理论值为:
$$
K_w = [H^+][OH^-] = 1.0 \times 10^{-14}
$$
测定 Kw 的关键在于准确测量溶液中 H⁺ 和 OH⁻ 的浓度。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电导法、pH 测定法和滴定法等。
二、常用测定方法及步骤
| 方法 | 原理 | 步骤 | 优点 | 缺点 |
| 电导法 | 利用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测定 H⁺ 和 OH⁻ 的浓度 | 1. 配制纯水样品; 2. 测定其电导率; 3. 根据电导率计算离子浓度; 4. 计算 Kw。 | 简单、快速 | 受杂质影响较大,精度较低 |
| pH 测定法 | 通过 pH 计测定水的 pH 值,再推算 [H⁺] 和 [OH⁻] | 1. 使用标准 pH 电极测量水的 pH; 2. 根据 pH 计算 [H⁺]; 3. 由 Kw = [H⁺][OH⁻] 推算 [OH⁻]。 | 精度较高,操作方便 | 需要校准电极,受温度影响较大 |
| 滴定法 | 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滴定纯水,测得终点后计算离子浓度 | 1. 准备标准酸/碱溶液; 2. 滴定纯水至中性; 3. 计算 H⁺ 和 OH⁻ 浓度。 | 精确度高 | 操作复杂,需要精确控制条件 |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温度控制:Kw 随温度变化显著,实验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2. 纯水要求:实验用水必须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避免杂质干扰。
3. 仪器校准:使用 pH 计或电导率仪前需进行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4. 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可靠性。
四、结论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是水溶液酸碱平衡的基础参数,其测定方法多样,各有优劣。实际应用中,通常选择 pH 测定法或电导法进行快速测定,而在高精度要求下可采用滴定法。正确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水的电化学行为,并在分析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