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意思是什么】“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情感或情绪非常强烈,已经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它强调的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往往通过行为、表情或态度来体现,而不是用语言直接说出来。
下面是对“溢于言表”的详细解释和相关总结: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溢于言表 |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 含义 | 情感或情绪过于强烈,已超出言语所能表达的范围,通常通过行动或表情表现出来 |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喜形于色、情溢于辞 |
| 反义词 | 心如止水、无动于衷、冷若冰霜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尤其是激动、喜悦、悲伤等强烈情绪 |
二、使用示例
1. 他听到好消息后,高兴得溢于言表。
——说明他的喜悦情绪非常强烈,甚至不需要多说,从表情和动作中就能看出来。
2. 她对母亲的爱溢于言表,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
——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深情,不只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3. 面对失败,他强忍泪水,但眼神中仍溢于言表地流露出失落。
——即使没有说话,也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他的情绪。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溢于言表”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人物情感的真实流露。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达情绪强烈的一种常用方式。
虽然它并非出自某一部特定的典籍,但在诗词、散文和日常口语中频繁出现,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广泛的认可度。
四、总结
“溢于言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情感强烈、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的状态。它强调的是情感的外在表现,而非单纯的语言表达。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溢于言表 |
| 含义 | 情感强烈,无法仅凭言语表达,常通过行为或表情展现 |
| 用法 | 用于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状态 |
| 特点 | 强调情感的外在表现,非语言层面 |
| 常见搭配 | “溢于言表的喜悦”、“溢于言表的悲伤”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溢于言表”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真实流露的精准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