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借贷口诀】在会计学习过程中,许多初学者都会遇到“借贷”这一概念。虽然“借”和“贷”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表示“借钱”和“还钱”,但在会计中,它们是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两个基本方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会计中的借贷关系,人们总结了一些“会计借贷口诀”。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账户的增减方向,从而正确地进行会计分录。
一、会计借贷的基本原理
会计中的“借贷”并不是指实际的资金流动,而是代表账户的增减方向。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原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登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保持“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常见的会计借贷口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会计借贷口诀,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账户:
| 账户类型 | 借方变动 | 贷方变动 | 口诀 |
| 资产类 | 增加 | 减少 | “资产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 负债类 | 减少 | 增加 | “负债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 |
| 所有者权益类 | 减少 | 增加 | “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 |
| 收入类 | 减少 | 增加 | “收入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 |
| 费用类 | 增加 | 减少 | “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三、口诀的实际应用举例
1. 收到现金投资
- 资产(现金)增加 → 借方
-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 → 贷方
- 分录:借:现金;贷:实收资本
2. 支付工资
- 费用(工资)增加 → 借方
- 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 贷方
- 分录:借:工资;贷:银行存款
3. 销售商品,收到货款
- 资产(银行存款)增加 → 借方
- 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 贷方
- 分录: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四、注意事项
- 不同类型的账户有不同的借贷方向,不能一概而论。
- 理解账户的性质是使用借贷口诀的关键。
- 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会计科目来判断借贷方向。
通过掌握这些会计借贷口诀,可以大大提升会计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当然,理解背后的会计原理才是根本,口诀只是辅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