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暴殄天物】“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意思是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财物或资源,不加珍惜,任意糟蹋。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资源、浪费物品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暴殄天物 |
| 出处 | 《尚书·武成》 |
| 字面意思 |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产物或上天赐予的财物 |
| 引申含义 | 指浪费资源、不珍惜事物的行为 |
| 使用场景 | 批评浪费行为、强调节约的重要性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例句 |
| 批评浪费 | “他随手扔掉一整盒未拆封的巧克力,真是暴殄天物。” |
| 强调珍惜 | “我们应当珍惜粮食,杜绝暴殄天物的现象。” |
| 教育意义 | “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暴殄天物,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
三、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暴殄天物”的关系 |
| 浪费 | 不加节制地使用资源 | 近义词,但更侧重于使用而非破坏 |
| 荒淫无度 | 指生活放纵、不节制 | 与“暴殄天物”有部分重合,但更偏向社会道德层面 |
| 珍惜 | 爱护、重视 | 反义词,强调对资源的尊重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暴殄天物”不仅指物质上的浪费,也包括对人才、时间、机会等无形资源的浪费。例如:
- 物质浪费:如食物浪费、水电浪费;
- 人力资源浪费:如不重视员工能力,随意安排岗位;
- 时间浪费:如沉迷游戏、无效社交,耽误正事。
因此,“暴殄天物”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当下行为的一种警示。
五、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提醒人们要珍惜一切资源,避免因无知或懒惰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管理,都应该倡导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防止“暴殄天物”的现象发生。
| 总结要点 | 内容 |
| 含义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财物 |
| 用法 | 批评浪费行为,强调节约 |
| 现实意义 | 防止资源浪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
| 延伸价值 | 不仅是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和时间资源的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