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啊】“色厉内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强硬、严厉,但内心却非常胆怯、软弱。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强硬、实则内心虚弱的人。
一、成语解析
- 出处: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后在《论语·阳货》中也有类似表达。
- 结构:
- 色厉:外表强硬、严肃。
- 内荏:内心软弱、怯懦。
- 含义:外强中干,表里不一,虚张声势。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强大,实际虚弱。
二、常见用法与例子
|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 批评他人 | 他表面上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其实只是色厉内荏,不敢真动手。 |
| 描述行为 | 这个老板虽然经常大声训斥员工,但其实是个色厉内荏的人。 |
| 形容事物 | 这个公司看起来实力雄厚,其实内部早已是色厉内荏,随时可能崩溃。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外强中干、装腔作势、虚张声势 |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坚强勇敢 |
四、总结
“色厉内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外表强硬、内心虚弱的人或事物。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深入了解内在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努力做到表里如一,增强内在的自信和力量。
| 成语 | 色厉内荏 |
| 含义 | 外表强硬,内心怯懦 |
| 出处 | 《左传》《论语》 |
| 结构 | 色(外表) + 厉(强硬) + 内(内心) + 荏(软弱) |
| 用法 | 批评、描述、比喻 |
| 近义词 | 外强中干、装腔作势 |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坚强勇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