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范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扫黑除恶工作的重点和范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现对“扫黑除恶范围”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
一、扫黑除恶的主要范围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开展以来,始终围绕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展开。其范围涵盖多个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 序号 | 涉及领域 | 具体内容 |
| 1 | 基层政权 | 打击村(居)“两委”成员中的涉黑涉恶人员,防止黑恶势力操控基层组织。 |
| 2 | 市场经济 | 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恶意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黑恶势力行为。 |
| 3 | 民生领域 | 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套路贷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活动。 |
| 4 | 网络空间 | 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暴力等利用互联网实施的黑恶势力犯罪。 |
| 5 | 建筑工程 | 打击串标围标、非法占地、暴力施工等违法犯罪行为。 |
| 6 | 交通运输 | 打击非法营运、出租车垄断、货运行业控制等违法行为。 |
| 7 | 文化娱乐 | 打击色情、赌博、毒品等违法经营场所背后的黑恶势力。 |
| 8 | 司法执法 | 打击司法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
二、扫黑除恶的重点对象
在实际工作中,扫黑除恶聚焦于以下几类重点对象:
1. 农村地区:特别是村霸、乡霸、宗族恶势力等。
2. 城市社区:涉及物业纠纷、小区管理混乱、非法拆迁等问题。
3. 重点行业:如金融、建筑、物流、医疗等行业中存在黑恶势力渗透的情况。
4. 重点领域:如土地征收、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
5. 重点人群:曾因涉黑涉恶被处罚人员,以及有前科劣迹的人员。
三、扫黑除恶的意义
扫黑除恶不仅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举措,更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通过持续打击黑恶势力,可以有效遏制腐败滋生,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时,扫黑除恶工作也强调“打早打小”,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结语
扫黑除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合力。只有不断拓宽打击范围、深化整治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社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