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蚌得珠出处于哪里】一、
“剖蚌得珠”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通过艰苦努力或深入探索,最终获得珍贵成果。这个成语的出处与古代文学作品密切相关,最早见于《文心雕龙》。该书由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剖蚌得珠”字面意思是剖开蚌壳,得到珍珠,引申为从艰难中获取宝贵的东西。在现代语境中,常用于形容研究、创作或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努力后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情景。
以下是对“剖蚌得珠”出处及相关信息的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剖蚌得珠 |
含义 | 比喻通过艰苦努力或深入探索,最终获得珍贵成果 |
出处 | 《文心雕龙·知音》 |
作者 | 刘勰(南朝文学理论家) |
文学体裁 | 文学批评著作 |
引申意义 | 用于形容研究、创作、学习等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鼓励人们坚持努力,相信付出会有回报 |
三、补充说明
“剖蚌得珠”虽出自古代典籍,但其寓意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毅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正如珍珠必须经过蚌的磨砺才能形成,人生中的成就也需要经历困难与挑战。
此外,“剖蚌得珠”也常被用于文学评论中,形容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语言、结构、思想等方面的精心打磨,最终呈现出精彩的作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心雕龙》的内容或相关成语的用法,可参考古代文学经典文献或相关学术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