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多少个穴位】膀胱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脉,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它起于目内眦,经过头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后侧,最后到达足小趾。膀胱经共有23个主要穴位,是人体经络中穴位数量较多的一条经脉。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膀胱经的穴位分布和特点,下面将通过与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
膀胱经作为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正经之一,具有调节水液代谢、疏通经络、缓解腰背疼痛等作用。其穴位分布在头、颈、肩、背、腰、腿及足部,尤其以背部的“背俞穴”最为集中,常用于治疗腰痛、颈椎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膀胱经的穴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功能广泛,涵盖多个身体部位的调理。在临床应用中,这些穴位常被用于针灸、推拿、艾灸等疗法,帮助改善多种健康问题。
二、膀胱经穴位表(共23个)
| 序号 | 穴位名称 | 所属部位 | 功能简述 |
| 1 | 睛明 | 眼部 | 明目、缓解眼疲劳 |
| 2 | 攒竹 | 眉心 | 镇痛、缓解头痛 |
| 3 | 眉冲 | 眉骨 | 调节眼部不适 |
| 4 | 曲差 | 头部 | 疏通经络、缓解头痛 |
| 5 | 五处 | 头部 | 镇静安神、缓解头晕 |
| 6 | 承光 | 头部 | 清热解毒、缓解鼻塞 |
| 7 | 通天 | 头部 | 疏通鼻窍、缓解鼻炎 |
| 8 | 廉泉 | 颈部 | 清热利咽、缓解咽喉不适 |
| 9 | 风门 | 肩胛部 | 散风解表、预防感冒 |
| 10 | 肺俞 | 背部 | 补肺气、止咳平喘 |
| 11 | 厥阴俞 | 背部 | 养心安神、调和气血 |
| 12 | 心俞 | 背部 | 养心安神、改善失眠 |
| 13 | 肝俞 | 背部 | 疏肝理气、调理情绪 |
| 14 | 胆俞 | 背部 | 胆经调理、助消化 |
| 15 | 脾俞 | 背部 | 健脾化湿、增强消化 |
| 16 | 胃俞 | 背部 | 和胃降逆、缓解胃痛 |
| 17 | 肾俞 | 腰部 | 补肾益精、强健腰膝 |
| 18 | 大肠俞 | 腰部 | 调理大肠、缓解便秘 |
| 19 | 关元俞 | 腰部 | 补肾固本、调理下焦 |
| 20 | 次髎 | 臀部 | 疏通经络、缓解坐骨神经痛 |
| 21 | 中髎 | 臀部 | 调理下焦、改善泌尿系统 |
| 22 | 下髎 | 臀部 | 清热利湿、缓解盆腔不适 |
| 23 | 至阴 | 足小趾 | 调理子宫、促进分娩 |
三、结语
膀胱经共有23个主要穴位,覆盖从头到足的多个部位,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掌握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日常保健或辅助治疗。无论是通过针灸还是按摩,合理使用膀胱经的穴位都能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