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报告的正确格式】在日常公文写作中,“特此报告”是一个常见的结尾用语,广泛应用于各类正式文件、请示、汇报、总结等场合。正确使用“特此报告”,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文的专业性,还能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对“特此报告”的正确格式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使用场景与规范。
一、
“特此报告”是用于结束一份正式文书的常用语,表示该文已撰写完毕,供上级或相关单位参考。它通常出现在请示、汇报、通知、简报等文种的末尾,起到收束全文、表明意图的作用。
正确的使用格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位置:一般位于正文结束后,单独成段,居中或右对齐。
2. 用词规范:使用“特此报告”即可,无需添加其他修饰语。
3. 字体与字号:根据公文格式要求,通常为小四号或五号宋体或仿宋。
4. 标点符号:句末使用句号,不加感叹号或其他标点。
5. 上下文衔接:前一句应为说明事项的结尾,如“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等。
此外,不同单位或部门可能有各自的格式要求,建议参照本单位的《公文处理办法》或《机关公文格式规范》执行。
二、格式对照表
| 使用场景 | 正确格式示例 | 说明 |
| 普通工作报告 | 特此报告。 | 简洁明了,适用于常规工作汇报。 |
| 请示类公文 | 特此报告,请批示。 | 常用于向上级请示事项,表达请求批准的意图。 |
| 会议纪要 | 特此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 适用于会议记录或总结,体现谦虚态度。 |
| 简报/简讯 | 特此报告。 | 适用于内部简报或快速通报,语言简洁。 |
| 项目汇报 | 特此报告,望予以审阅。 | 表达希望被审阅的意愿,语气礼貌。 |
| 领导讲话稿 | 特此报告,谢谢大家! | 适用于口头发言后的收尾,增强礼貌性。 |
三、注意事项
- “特此报告”不宜与其他类似词语混用,如“特此呈报”、“特此通知”等,应根据文种选择合适的结尾语。
- 在正式公文中,应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保持语言庄重、严谨。
- 若涉及多级审批或需明确反馈意见,可适当补充“请审阅”“请批示”等提示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特此报告”虽为简单用语,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格式规范与语境适配。掌握其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公文写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