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州郡是那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行政区划制度在当时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唐朝的地理与行政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清晰地展示唐朝时期的州郡分布情况。
一、唐朝州郡概述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共延续289年。在这段时间内,唐朝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但总体上以“道—州—县”三级制为主。其中,“州”是唐朝地方行政的基本单位,而“郡”则多为州的别称或旧称,尤其是在唐初,许多州仍沿用隋朝的郡名。
唐朝的州郡数量庞大,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全国共有约300多个州,分为京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每个道下辖若干州,州下再设县。
二、唐朝主要州郡列表(部分)
以下是一些唐朝时期较为著名或具有代表性的州郡,按地区分类列出:
| 地区 | 州郡名称 |
| 关内道 | 长安(今西安)、凤翔、京兆、同州、华州、岐州、秦州、陇州 |
| 河南道 | 洛阳、汴州、郑州、滑州、兖州、郓州、濮州、曹州 |
| 河东道 | 太原、蒲州、晋州、绛州、隰州、汾州 |
| 河北道 | 幽州、蓟州、瀛州、莫州、定州、邢州、洺州 |
| 山南道 | 襄州、荆州、夔州、黔州、涪州、利州 |
| 淮南道 | 扬州、楚州、寿州、滁州、庐州、舒州 |
| 江南道 | 杭州、苏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 |
| 剑南道 | 成都、绵州、剑州、梓州、阆州、渝州 |
| 岭南道 | 广州、桂州、邕州、容州、钦州、韶州 |
> 注:以上仅为部分州郡,实际数量远超此数,且随着时代变迁,州郡设置也会有所调整。
三、总结
唐朝的州郡制度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州作为地方行政单位,承担着治理百姓、征收赋税、维护治安等重要职能。而“郡”则是州的另一种称呼,尤其在唐初,许多州仍沿用隋朝的郡名。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唐朝的州郡分布广泛,涵盖了今天中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地区的州郡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唐朝繁荣稳定的行政体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具体州郡的历史背景或地理位置,可结合地方志或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