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孙权劝学的古今异义

2025-11-08 13:26:44

问题描述:

孙权劝学的古今异义,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13:26:44

孙权劝学的古今异义】《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了三国时期吴主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古代教育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现代阅读和学习过程中,部分词语的含义与古代有所不同,出现了“古今异义”的现象。以下是对《孙权劝学》中常见古今异义词的总结。

一、古今异义词总结

古词 古义 今义 说明
学习(知识、技艺) 学习(主要指学校教育) 古代“学”泛指广义的学习,包括礼仪、兵法等;现代多指学校课程或学术研究。
只是 但是(转折连词) 古代“但”表示“只”,现代则多作“但是”使用。
君主对臣子的爱称 你(较为亲昵的称呼) 古代“卿”为君对臣、上级对下级的称呼,带有亲昵意味;现代已不再使用。
非复 不再是 不再重复 古代“非复”意为“不再是”,现代多用于否定重复行为。
年轻 数量少 “少”在文中指“年少”,现代多指“数量小”。
肥胖 肥沃 古代“肥”指身体肥胖,现代多用于形容土地肥沃。
治理、处理 医疗、治疗 古代“治”有治理、处理之意,现代多用于医疗领域。
才、于是 是、就是 古代“乃”表示“才”或“于是”,现代多用“是”或“就是”。

二、总结

《孙权劝学》作为一篇文言文,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今意义不同的词汇。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语义的变化,若不加以注意,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了解古今异义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比古今词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也能增强对汉语演变规律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掌握这些古今异义词,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结语:

《孙权劝学》不仅是古代劝学的经典篇章,也是我们理解古代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古今异义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走进古人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