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哪四则】在数学学习中,“四则混合运算”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频繁出现。它是指在同一个算式中同时包含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的一种计算方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将对“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四则”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表达式中,同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运算。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来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二、“四则”具体指的是什么?
1. 加法(+)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运算。例如:3 + 5 = 8。
2. 减法(−)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运算。例如:9 − 4 = 5。
3. 乘法(×)
乘法是表示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例如:2 × 3 = 6。
4. 除法(÷)
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如:12 ÷ 4 = 3。
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运算顺序,通常称为“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的内容。具体顺序如下:
1. 先算括号内的内容;
2. 再算乘法和除法(从左到右);
3. 最后算加法和减法(从左到右)。
四、四则混合运算示例
例如:
7 + 3 × (4 − 2) ÷ 2
计算步骤:
1. 先算括号内:4 − 2 = 2
2. 再算乘法:3 × 2 = 6
3. 再算除法:6 ÷ 2 = 3
4. 最后算加法:7 + 3 = 10
所以,最终结果是 10。
五、总结表格
| 运算名称 | 符号 | 说明 |
| 加法 | + | 将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 |
| 减法 | − | 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
| 乘法 | × | 表示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
| 除法 | ÷ | 已知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四则”指的是加、减、乘、除这四种基本运算。掌握好这四种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对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