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什么意思】一、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出自《诗经·卫风·氓》。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负心男子的不满与失望,意思是:男子的心志没有定准,反复无常,品德也不专一。
在古代,“士”指的是男子,尤其是有身份或地位的男性;“罔极”意为没有准则、不专一;“二三其德”则是指行为反复、品德不坚定。整句话用来形容一个男人感情不专、言行不一,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这句话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对待感情或承诺不够忠诚的人,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意义 |
| 士 | 古代对男子的称呼,也可指士人、男子 | 《诗经·卫风·氓》 | 指代男性,尤其是有身份的人 |
| 也 | 助词,表语气,加强语义 | —— | 用于句中,使语气更委婉 |
| 罔极 | 没有准则、不专一、反复无常 | —— | 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不稳定 |
| 二三其德 | 行为反复,品德不专一 | —— | 批评人不守信、不忠贞 |
| 总体意思 | 男子心志不专,行为反复,品德不一 | 《诗经·卫风·氓》 | 批评负心男子,表达失望与不满 |
三、延伸理解
在《诗经》中,这类诗句常用于抒发女性对婚姻不幸的感慨。此句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男子品德的要求,也体现了当时女性对忠诚与专一的重视。
如今,这句话仍可用于形容某些人在感情或工作中态度不坚定、反复无常,带有较强的讽刺意味。
四、结语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是一句富有情感和道德批判的古语,表达了对失信、反复之人的不满。通过了解其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中的情感表达,并在现代生活中引以为戒,注重诚信与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