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中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旨在通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它不仅是经济指标的体现,更是涵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目标。
一、全面小康的核心内涵
全面小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核心在于“全面”,即覆盖所有地区、所有人群、所有领域。
二、全面小康的主要内容
全面小康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 领域 | 主要内容 |
| 经济发展 | 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
| 社会保障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民医保、养老、低保制度基本建立 |
| 教育医疗 |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
| 生态环境 |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
| 文化建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 |
| 政治建设 | 民主法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
三、全面小康的意义
全面小康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面小康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四、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全面小康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阶段。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与正义,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总结:
“全面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发展目标,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与可持续性。它的实现,不仅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