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是什么】“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是什么”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也日益严格。了解什么是“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法律制度,避免因失信行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人民法院依法认定为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这类人员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一系列联合惩戒措施,如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高铁、不得担任企业高管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法院会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信息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平台上进行公开,供公众查询和监督。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被法院认定为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
| 列入条件 | 1. 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 2. 拒不申报财产或虚假申报; 3. 其他逃避执行的行为。 |
| 惩戒措施 | 1. 限制高消费(如坐飞机、高铁); 2. 不得担任企业高管; 3. 限制贷款和融资; 4. 纳入社会征信系统。 |
| 查询方式 | 可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或“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平台”进行查询。 |
| 解除条件 | 履行完毕义务、提供有效担保、达成执行和解等。 |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等。 |
三、结语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是我国加强诚信建设、推动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对于个人和企业而言,遵守法律、按时履行义务,不仅是对自身信用的维护,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支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关注自己的信用状况,避免因失信行为影响生活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