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句诗描绘了战乱不断、战火持续三个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
一、
《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中,“烽火连三月”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漫长与残酷。
“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
> 家书抵万金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反映了战乱时期通信困难,家人音讯全无的痛苦心情。
二、相关诗句与背景简介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意思 |
烽火连三月 | 《春望》 | 杜甫 | 战火持续三个月,形容战乱时间长 |
家书抵万金 | 《春望》 | 杜甫 | 家信难得,价值极高 |
白头搔更短 | 《春望》 | 杜甫 | 因忧愁而头发稀疏,形容心力交瘁 |
浑欲不胜簪 | 《春望》 | 杜甫 | 头发稀少,连簪子都插不住 |
三、诗意解析
杜甫在《春望》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国破山河在”,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通过“家书抵万金”,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深切情感。
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剧,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结语
“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是“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