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唐六典为什么是六篇

2025-11-09 08:53:37

问题描述:

唐六典为什么是六篇,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9 08:53:37

唐六典为什么是六篇】《唐六典》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行政法典,成书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30年左右),由宰相张九龄等人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系统地整理了唐代的官制、职掌、礼仪、法律等内容,是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献。

那么,“唐六典为什么是六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唐六典》为何分为六篇?这与它的内容结构和编纂目的密切相关。

一、

《唐六典》之所以分为六篇,主要是基于其内容的分类方式和唐代官制的体系结构。整部典籍按照“三省六部”的行政体系进行组织,将国家治理的各项职能分门别类地归纳为六个部分,体现了唐代高度成熟的官僚制度。

具体来说,六篇的内容分别是:

1. 序言与总则:介绍全书编纂背景、目的及基本框架。

2. 尚书省:负责执行中央政令,统领六部。

3. 中书省:参与决策,起草诏令。

4. 门下省:审核诏令,提出意见。

5. 其他机构:包括御史台、太常寺等重要职能部门。

6. 附录与补遗:补充相关制度、礼仪、法律条文等。

这种结构不仅便于官员查阅和执行,也反映了唐代对行政分工的高度重视。

二、表格展示

篇名 内容概述 功能说明
第一篇 序言与总则 介绍编纂背景、目的及整体结构
第二篇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中央政令,统领六部
第三篇 中书省 参与决策,起草诏令
第四篇 门下省 审核诏令,提出意见
第五篇 其他机构 包括御史台、太常寺等职能部门
第六篇 附录与补遗 补充制度、礼仪、法律条文

三、结语

《唐六典》之所以分为六篇,不仅是出于编排上的逻辑需要,更是唐代官制体系高度发展的体现。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划分,使复杂的行政体系变得易于理解与操作,为中国古代行政法典的编纂树立了典范。了解“唐六典为什么是六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