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2025-11-03 20:15:51

问题描述: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出来的,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20:15:51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核心来源。它来源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其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机制,以下将从理论基础、生产过程、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归纳。

一、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当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的时间超过其劳动力价值所对应的劳动时间时,就会创造出“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1. 劳动力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工资。

2.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

- 剩余劳动: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时间所从事的劳动,这部分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3. 剩余价值的形成: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实现方式

- 绝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日或增加劳动强度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 相对剩余价值: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活资料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作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

- 工人仅获得工资:工资只覆盖其劳动力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

五、总结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来源,也反映了劳资之间的根本矛盾。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项目 内容
定义 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来源 工人劳动时间中超出必要劳动时间的部分
形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出卖劳动力、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实现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和相对剩余价值(提高效率)
分配主体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工人仅获得工资
理论依据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一个复杂但有规律的过程,它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