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十法和平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加减法运算中,“破十法”和“平十法”是两种常见的计算技巧,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还能增强他们对数的拆分与组合的理解。
一、概念总结
| 方法名称 | 定义 | 使用场景 | 优点 |
| 破十法 | 在计算过程中,将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再进行计算。例如:13-5=8,可以看作13-3=10,再10-2=8。 | 退位减法(如13-5) | 帮助学生理解“借位”的过程,便于口算 |
| 平十法 | 将被减数或加数中的一个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使计算更简便。例如:14-6=8,可以看作14-4=10,再10-2=8。 | 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如14+7) | 让计算过程更直观,减少计算步骤 |
二、具体应用示例
1. 破十法示例(退位减法)
题目:15 - 7 = ?
- 把15拆成10 + 5
- 先用10 - 7 = 3
- 再加上剩下的5 → 3 + 5 = 8
结果:15 - 7 = 8
2. 平十法示例(进位加法)
题目:9 + 6 = ?
- 把6拆成1 + 5
- 先用9 + 1 = 10
- 再加上5 → 10 + 5 = 15
结果:9 + 6 = 15
三、区别与联系
| 项目 | 破十法 | 平十法 |
| 拆分对象 | 拆被减数为10和另一部分 | 拆加数或减数为10和另一部分 |
| 适用类型 | 退位减法 | 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 |
| 思维方式 | 借位思维 | 分组思维 |
| 目的 | 更清晰地理解减法中的“借位” | 更方便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
四、教学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 实物操作:使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动手拆分和组合数字。
- 口算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对“破十”和“平十”思路的熟练度。
- 生活情境结合:将计算融入日常生活中,如购物找零、物品分配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五、总结
“破十法”和“平十法”是小学数学中非常实用的计算技巧,尤其适用于20以内的加减法。它们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和练习,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并灵活运用到各种计算中去。


